胶质细胞瘤 胶质细胞瘤的症状及临床表现
胶质细胞瘤源自神经上皮的肿瘤统称为脑胶质瘤(胶质细胞瘤),占颅脑肿瘤的40-50%,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。根据病理又可分为星形细胞瘤、髓母细胞瘤、多形胶母细胞瘤、室管膜瘤、少枝胶母细胞瘤等。
1.星形细胞瘤:为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种,约占40%左右。病理分型为Ⅰ级(星形细胞瘤),Ⅱ级(星形母细胞瘤),Ⅲ~Ⅳ级(多形胶母细胞瘤)。Ⅰ~Ⅱ级星形细胞瘤为低度恶性,起病缓慢,肿瘤在CT及MR的表现多为实性或囊性,边界不清,肿瘤实性部分或囊性结节均可强化。临床表现与病灶部位不同进行性地出现相应的症状,并最后出现颅高压的症状。Ⅲ~Ⅳ级的多形胶母细胞瘤起病快速,为恶性度最高的肿瘤,多生长于大脑半球,因肿瘤生长迅速,肿瘤中心可有多处坏死及出血,CT及MR均明显强化。周围可伴大片脑组织的水肿。
2.髓母细胞瘤:为高度恶性肿瘤,好发于2-10岁的儿童,最少者可见于几月余小儿,大多数来源于小脑蚓部向四脑室及延髓小脑半球生长,因阻塞脑脊液循环通道,发现时多已伴有脑积水,CT及MR可发现后颅窝占位,因CT对此部位显示不清,故推荐MR检查。
3.少枝胶质瘤:为低度恶性肿瘤,偏良性,不少人亦称其为良性肿瘤。生长慢,瘤内常可见钙化斑块
4.室管膜瘤:亦为胶质瘤的一种,原则与星形细胞瘤基本相同。
脑胶质瘤大多缓慢发病,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一般为数周至数月,少数可达数年。恶性程度高的和后颅窝肿瘤病史较短,较良性的或位于静区的肿瘤病史较长。肿瘤若有出血或囊变,症状会突然加重,甚至有类似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。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可分两方面,一是颅内压增高症状,如头痛、呕吐、视力减退、复视、精神症状等;另一是肿瘤压迫、浸润、破坏脑组织所产生的局灶症状,早期可表现为刺激症状如局限性癫痫,后期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瘫痪。
胚胎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 (CNS)包括恶性生殖细胞瘤、成神经管细胞瘤、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(PNET)等 ,好发于儿童青少年
脑干肿瘤(脑干胶质瘤)介绍:
脑干肿瘤(脑干胶质瘤)占颅内肿瘤的1.4%。主要为神经胶质瘤,其中以星形细胞瘤和极性成胶质细胞瘤较为多见,其次是少枝胶质细胞瘤、室管膜胶质瘤、髓母细胞瘤,此外还可见到血管瘤(包括血管网织细胞瘤)、囊肿、畸胎瘤、结核瘤、转移性肿瘤等。儿童及青少年好发,特别是5~9岁儿童发病率最高。儿童病人常以分化较差的极性成胶质细胞瘤、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为多,成年病人则以星形细胞瘤为多。儿童患者病程短、进展快;常在较短时间(数周至数月)内即引起严重的脑干症状;成年患者病程长、进展慢,可数月甚至1年以上始出现严重的脑干症状。各种肿瘤在脑干中分布的部位略有不同,星形细胞瘤可分布于脑干的各部位,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则分布于导水管的被盖部位和第四脑室底。
脑干肿瘤(脑干胶质瘤)的症状可分为一般症状和局灶性症状两类。一般症状以后枕部头痛为常见。儿童常有性格改变,不少病人伴有排尿困难。颅内压增高常不是脑干肿瘤的首发症状。因此,对于进行性交叉性麻痹或多发性颅神经麻痹合并锥体束损害,无论有无颅内压增高均应首先考虑脑干肿瘤的可能。脑干肿瘤的局灶性症状随肿瘤的部位而异,由于肿瘤的浸润性生长,明确划分具体部位如中脑或桥脑实际上是困难的。
脑干肿瘤(脑干胶质瘤)症状:
1)中脑肿瘤: 由于肿瘤极易阻塞导水管,故早期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。也有首发症状为精神和智力改变,这可能与网状结构受累有关。根据肿瘤侵袭部位不同,常表现有:①动眼神经交叉性偏瘫综合症——Weber综合症,病变位于大脑脚底部,出现病侧动眼神经麻痹,对侧上、下肢体和面、舌肌中枢性瘫痪。 ②四叠体综合症——Parrnaud综合症,表现眼睑下垂、上视麻痹、瞳孔固定、对光反应消失、会聚不能等。 ③Benedikt综合症,表现为耳聋等、病侧动眼神经麻痹、对侧肢体肌张力增强、震颤等。
2)桥脑肿瘤: 占全部脑干肿瘤半数以上,多见于儿童。早期儿童常以复视、易跌跤为首发症状;成年人则常以眩晕、共济失调为首发症状。90%以上病人有颅神经麻痹症状,约40%病人以外展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,随着肿瘤发展出现面神经、三叉神经等颅神经损害和肢体的运动感觉障碍。常表现有Millard-Gubler综合症——桥脑半侧损害,包括面神经交叉瘫,若病变位于桥脑下半部偏一侧时致病侧周围性面瘫伴对侧肢体偏瘫。
3)延髓肿瘤: 首发症状常为呕吐,易被误诊为神经性呕吐或神经官能症,特别是成年患者。病人可有不同程度头昏、头痛,然后较早出现后组颅神经麻痹的症状,如吞咽困难、进食呛咳、讲话鼻音、伸舌不能等。肿瘤累及双侧时则出于真性延髓麻痹症群,同时伴有双侧肢体运动、感觉障碍及程度不等的痉挛性截瘫,病程早期可有呼吸不规则,晚期可出现呼吸困难或衰竭。
临床上常表现的延髓半侧损害有:①舌下神经交叉瘫(Jackson综合症);②吞咽、迷走交叉瘫(Avellis综合症);③Schmidt综合症——病侧Ⅸ~Ⅶ颅神经麻痹及对侧半身偏瘫;④延髓背外侧综合症(Wallenberg综合症)等。
胶质瘤的诊断,根据其生物学特征、年龄、性别、好发部位及临床过程进行分析,在病史及体征基础上,采用电生理、超声波、放射性核素、放射学及核磁共振等辅助检查,定位正确率几乎是100%,定性诊断正确率可在90%以上。
脑胶质瘤由于肿瘤呈浸润性生长,与脑组织无明确分界,难以彻底切除,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在保存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。早期肿瘤较小又位于适当部位者可争取全部切除。位于额叶的肿瘤,可作脑叶切除。当额叶或颞叶肿瘤范围较广不能全部切除时,可同时切除额极或颞极作内减压术。肿瘤位于运动、言语区而无明显偏瘫、失语者,宜注意保存神经功能,适当切除肿瘤,避免发生严重后遗症。脑室肿瘤宜从非功能区切开脑组织进入脑室,尽可能切除肿瘤,解除脑梗阻。位于丘脑、脑干的胶质瘤,除小的结节性或囊性者可作切除外,一般作分流术,缓解增高的颅内压后,进行中医药综合治疗。
脑胶质瘤的特点及治疗现状
胶质细胞瘤的生长特点为浸润性生长,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界限,多数不限于一个脑叶,向脑组织外呈指状深入破坏脑组织,偏良性者生长缓慢,病程较长,恶性者瘤体生长快,病程短。
目前国内外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普遍为手术、中医药、放疗、化疗、X刀、和γ刀。
胶质瘤手术:手术治疗基于胶质瘤的生长特点,理论上手术不可能完全切除,生长在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肿瘤有的则根本不能手术,所以手术的治疗目的只能局限于以下5个方面①明确病理诊断,②减少肿瘤体积降低肿瘤细胞数量,③改善症状缓解高颅压症状;④延长生命并为随后的其他综合治疗创造时机;⑤获得肿瘤细胞动力学资料,为寻找有效治疗提供依据。依据生长位置及生长特点,约50%无法全切,为了避免手术后功能损害,即使为全切术,在原发部位仍会有肿瘤残存,所以很难根治,复发率很高。根据我院长时间的,随访和调查胶质瘤3、4级复发最快的一个月左右,慢的多半年。
1、2级一般的复发1-2年。
胶质瘤放疗:放射治疗几乎是各型胶质瘤的常规治疗,但疗效评价不一,除髓母细胞瘤对放疗高度敏感,室管膜瘤中度敏感外,其他类型对放疗均不敏感,有观察认为放疗与非放疗者预后相同。此外射线引起的放射性坏死对于脑功能的影响亦不可低估。X-刀、γ-刀—均属放射治疗范畴,因肿瘤的部位、瘤体大小(一般限于3厘米以下)及瘤体对射线的敏感程度,治疗范畴局限,目前认为胶质瘤,特别是性质恶性的星形Ⅲ-Ⅳ级或胶质母细胞瘤均不适合采用R-刀治疗。
胶质瘤化疗:原则上用于恶性肿瘤,但化疗药物限于血脑屏障及药物的毒副作用,疗效尚不肯定,常用治疗的脑胶质瘤几种西药有效率均在30%以下。
我院的中医特色脑胶质瘤治疗:
中医中药是脑胶质瘤治疗的最重要的治疗手段。北京同心医院(01088680578)专家组采用纯中药系列组方与国药中成药胶囊配伍应用,以名贵中草药精选研制而成,专家组根据脑胶质瘤的生理特征及发展规律异质性,异变性、转移性。采用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学相结合的方法促使中药穿破瘤体组织,封闭肿瘤组织的血液循环,使正常细胞有序分列,直接进入瘤体起到吞噬消除作用,改善微循环,使血氧代谢增强、病灶软化、缩小。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,辨症施治分期治疗,适用于未进行手术或手术部分已切除、术后复发放化疗后X-刀、γ-刀的患者。多数患者用药15天左右即可明显缓解或消除症状,能预防或延缓术后复发,用药3-6个月后病情基本稳定,多数患者瘤体钙化、缩小或消失,临床应用多年来疗效非常明显。特别对脑胶质瘤引起的头痛、恶心呕吐、耳鸣、肢体麻木、抽搐、精神障碍、视物不清重影等症状治疗效果更为明显。
通过几十年的不断研究和临床验证,其独创的纯中药系列组方,让一个个脑胶质瘤患者绝处逢生,让他们走向健康,走向新生活的欢快。
脑胶质瘤典型病例
脑胶质瘤患者,李某,男,25岁,吉林人,在2002年6月,一次下班结束后,突然出现连续行的头痛,因为是搞电脑工作的,头痛是常见,他没在意,后来出现了严重的头痛以及呕吐的现象。经医院检查确诊为星形细胞瘤,情况严重,立即住院并做了脑部全切除手术。术后确诊为II、III级。但是此次手术并没有把肿瘤完全切除干净,症状依然存在,进行放、化疗,均没有明显效果。然而身体却越来越差,就在他几乎绝望的时候,偶然发现了一篇关于我院中医脑肿瘤治疗中心报道。于是他的亲人立即拨通医院的电话咨询了有关情况,第二天来到了医院,主任对他仔细的检查后告诉他,虽然病情非常严重,专家针对他的病情开了一个疗程的药。回家后,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用了该药,意想不到的是,服药6天后头痛和呕吐的症状明显的减轻,连续服了半个月,头痛恶心消失了,后又继续服用三个疗程的药 ,上医院检查,发现脑部瘤体明显缩小了。按照主任的要求,又继续服药巩固了一段时间,此后多次上医院检查,发现颅内肿瘤完全消失。几年来,病情再也没有出现复发,现在又回到了自己工作岗位上快乐的工作着。
脑胶质瘤患者何某,女,40岁。患者2002年4月5日因“右额叶深部胶质瘤”在上海市某医院行手术治疗,术中切除大部分肿瘤,病理示:右额叶深部少突胶质瘤(Ⅱ~Ⅲ)。术后化疗。2002年12月患者出现头晕,恶心呕吐,四肢抽搐。2003年1月医院复查头颅CT示:额叶胶质瘤术后改变,见右额叶肿瘤灶残留复发及伴脑水肿,中线左移。2003年2月到我院脑肿瘤治疗中心就诊,诊时患者神志清晰,视野缩小,头痛头晕,口角无歪斜,癫痫每日发作3~4次,纳呆,夜寐欠安,二便调,舌质红苔白腻,舌底脉络增粗,脉细濡。拟活血消肿、软坚散结的纯中药系列组方与国药中成药胶,连服3个月后,患者头痛头晕缓解,癫痫1月发作一次,半年后复查头颅CT显示:右额叶肿瘤灶残缩小,与前片比较小近一半。患者减小药量继续巩固服用纯中药系列组方与国药中成药胶囊,9个月后头痛头晕消失,癫痫得到控制,生活自理,2004年3月再次复查头颅CT显示:右额叶肿瘤灶残留消失,此后患者停药,病情稳定,身体健康,又重返工作岗位,正常工作至今。脑胶质瘤患者黄某,河南人,女,30,,头疼,头晕一月,加重,呕吐一周后.在市中心医院诊为左顶叶占位。在该院进行开颅检查并手术,因瘤体较大,未进行切除手术。取样本行病理检查结果示:星形细胞瘤Ⅱ--Ⅲ级。2003年6月开始服药,约10天后,呕吐消失,头痛减轻。1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,继续服药。三个月后,在市中心医院片子显示:左顶叶胶质瘤,比较以前瘤体明显缩小,巩固半年后停药,后随访未见复发。
|